衡德高速公路于2003年12月20日建成通车,衡德高速公路是沟通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让这条高速公路发挥更大的效益,如何把这条高速管理好的任务。孙国忠处长带领着从衡水市交通局路桥公司、绿化工程处、招待所、设计所召集的68名同志接过了这副沉重的担子,于2003年12月初,经过一周军训,两周的岗前理论培训,在20日零时正式开始运营收费。
我被分配至龙华收费站工作,当时龙华站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站长一名,副站长一名,票据会计一名,三个收费班,每个收费班班长一名,收费员一名,发卡员一名,共计12名同志,临时住宿在龙华收费站南约一公里的一个二层小楼内,宿舍和收费岗亭分别配备电暖气一台,由于当时电力供应紧张,经常停电,供暖情况可想而知。十几年过去了,至今我清楚的记着衡德高速正式开通运营收费第一天的情景,12月19日23时我们龙华站的12名同志全部集中到龙华站收费岗亭,紧张而兴奋的等待着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志们可能都想像不到,此时我们连收费票据的模样还没见到,19日23时15分收费票据到达岗上,我们焦急的心态稍微稳定了下来,管理处领导从石黄高速请来的老师现场讲解收费票据的使用方法,至今我都记得我的老师盖国华,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业务十分熟练,在辛集收费站工作,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到武强收费站工作,2010我在主线站工作时的时候有幸参加了衡德高速和石黄高速一次联合稽查行动,向石黄稽查大队的萧大鹏同志打听到了盖国华在武强收费站监控室工作,我随即给盖国华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我和盖国华聊了几句,小盖也还记得我,我们两人聊得很投机,从那时常打个电话互相问候一下,后来我到衡水东收费站工作,空间距离上近了,但联系越来却越少了,想来还很遗憾。2003年12月20日零时到了,我值第一班岗,开始收费,这是龙华收费站运营收费的第一个班次,8时下班回到驻地票据室,石黄的同志又教给我如何填写交账票据单。就这样上了两套班后石黄的同志们见我们能独立工作就回自己单位上班去了,我们边收费边学习,同事们在一起还很快乐,下白班后大家聚在一起研究收费工作,研究如何正确判断车型、如何能快速收费、多收费,同志们对衡德高速的爱护之情和敬业精神无与伦比,在衡德高速收费运营的第一年里,我们住宿在租赁的小楼内,夏季来临一个宿舍配备一台电风扇,楼内自来水时停时来,食堂设在院落西部的一个废弃大车间里,开饭时,站长开车把饭菜送到岗亭里面,同志们在岗亭内轮流吃饭。由于收费人员少,实行三班三运转,同志们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不请假,有新婚的同志也只有三天假,大家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为衡德高速奉献自己的光和热。2004年12月份,由于工作需要我调整到景州主线站监控室工作,住进了新建成的宿办楼,食宿条件好起来了。在龙华收费站工作了一年,时间虽不长,但感受颇深,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年,最难忘的还是我们那种“应征不免、过而不漏”的工作精神,以及我们那种不计个人得失,全站同志坐在一起讨收费工作、讨论如何超额完成任务的工作氛围。
今天,我们坐在明亮而整洁的岗亭里收费,冬天有电暖气、夏季有空调,使用着快速收费、发卡的收费软件。站区面貌焕然一新,院内种植了多种花草树木,如:黄杨、法桐、龙柏、月季、迎春、红叶李、马兰草、柿子树、核桃树、枣树、葡萄等等,洗澡间有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去年冬天公司领导为我们更换了电锅炉和室内供暖设施,院内再也看不见烧锅炉时的黑烟、闻不到呛人的煤焦味,今年夏季之前,各个宿舍更换了新空调,同志们下班回到宿舍能够立即享受的清爽的凉风,我们为有这样工作和生活环境而高兴,我们唯有用努力工作来回报之,自2013年12月划归交投集团以来,衡德公司党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贯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全体员工打破“铁饭碗”思维,一年一个台阶,收费额屡创新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我们衡德人,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不断探索改革,树规立矩,建章立制,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开启跨越提升之路的新征程!